匠心设计—纸间重生,探寻古老的“雨林守望之纸”的傣纸 8 6 月 202123 6 月 2021DUncategorized, นิทรรศการ (CH) 手工傣纸技艺:造纸活化石,传承千百年。 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混镇曼召村——这座距今1300多年的小村寨,是中国仍在延续手工造纸的傣族村寨。“曼召”在傣语里意为“萌芽寨”。曼召村传承800余年的手工傣纸技艺,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传统工艺如何焕发新生 傣纸制作的手工本 制作傣纸 西双版纳保存完好的热带雨林中的构树皮,是傣纸(构皮纸)制造的唯一原料,通过取纯天然构树树皮,敲打成纤维后全手工制成傣纸。这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构树皮造纸方法一致,一般经过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晾晒等五步流程和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11道工序后,一张被当地人称为”噶拉沙”的傣张就诞生了。 佛经 手工傣纸不含化学物质,具有透气通风、坚韧洁白、不易腐蚀,避蚊虫等优点。用”噶拉沙”抄写佛经,写在上面的字永不褪色,保存上百年仍柔韧如新,用“噶拉沙”做孔明灯,每逢节日把吉祥和希望放飞到天边。 孔明灯 今天现代造纸业兴起,傣纸也整面临者萎缩乃至消失的危机,但傣族造纸工艺,代表着对自然的尊重,代表着对这片雨林的生态和人文的基因,傣纸是充满敬意的、有灵魂的纸。 以匠人赤诚心,圆文化富民愿 如何能延续这种古老的造纸术?2017年全国各地的纸手艺人、设计师、志愿者、艺术学院师生来曼召村探索傣纸文化的创新设计。最终18位创意人提交的设计作品,傣纸以新生般的面貌重现在现代生活中,艺术家重塑傣纸,傣纸也在引导艺术家,互相成就,傣纸制造工艺在传统中获得重生的力量。 最好的文化保护,就是将文化移植到人们的生活中, 中国巨大的普洱茶市场,大大带动了傣族传统手工造纸的发展。现在傣纸主要用来包普洱茶、制作纸伞、灯笼、绘画、记事本和环保纸袋等工艺品。 纸袋工艺品 Post Views: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