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声泰韵”
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
在曼谷举办

中泰嘉宾与演员们共同合影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弘扬中泰金色友谊,展现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7月13日,“鲁声泰韵”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卓越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阿蒂塔雅·班雅、泰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傅文鸿、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兼中国驻曼谷旅游办事处负责人赵歆、玫瑰园中学家长教师协会会长帕威·布雅力、语合中心-曼谷中心副主任王晓艳、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部长徐希锋、玫瑰园中学校长普米西·苏功达翁先生及泰国各界人士500余人参加活动。

泰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傅文鸿致辞
傅文鸿表示,本次音乐会旨在中泰建交50周年的历史时刻,借助音乐这一跨越语言与国界的艺术形式,让两国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音乐是最能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相信通过今天的演出,能够进一步促进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互信。

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卓越人力资源
开发中心主任阿蒂塔雅·班雅致辞
阿蒂塔雅·班雅表示,中泰两国山水相连,友谊源远流长。多年来,双方始终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协同发展、携手前行。音乐会不仅是对中泰深厚情谊的礼赞,更承载着我们对未来两国人民继续携手同行、深化理解、增进互信的美好祝愿。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曼谷中心
副主任王晓艳致辞
王晓艳表示,泰国的中文教育在深化中泰两国政治互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音乐会既是两国青年间心灵的交汇,更是中泰文化交往不断走向深入的生动体现。愿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中泰教育交流,奏响民心相通、友谊长存的和谐乐章。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兼
中国驻曼谷旅游办事处负责人
赵歆致辞
赵歆表示,50年来,中泰两国携手并肩,共同开启了全面合作的新篇章。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秉承“以文化人、以文促旅”的初心,为泰国公众搭建起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的桥梁。希望“鲁声泰韵”音乐会,为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贡献新力量,希望在音乐的律动中,续写中泰友谊新篇章。

泰国长鼓舞

《彩云追月》
音乐会由来自山东大学和德州学院师生组成的山东青年民族乐团与泰国玫瑰园中学艺术团师生联袂倾情演绎。泰国玫瑰园中学带来《泰国长鼓舞》《彩云追月》《蝙蝠吃香蕉》三支音乐和舞蹈作品,节奏明快、编排新颖,配合热情洋溢的表演,现场掌声雷动。

《龙腾虎跃》

《挑山》

双胡琴协奏曲《楚颂》

埙与筝合奏《梅花三弄》

唢呐《繁花似锦》
山东青年民族乐团带来了乐器演奏、舞蹈、独唱等多种多样的精彩演出。民族管弦乐合奏《龙腾虎跃》《挑山》《青青思念》气势磅礴、旋律悠扬,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山河壮美与深情厚意。双胡琴协奏曲《楚颂》技艺精湛,意境深远,展现传统器乐的独特魅力。埙与筝合奏《梅花三弄》古朴雅致,余音绕梁,吹打乐《繁花似锦》则热烈欢腾、节奏鲜明。

独唱《我和我的祖国》

独唱《竹枝词》
两首声乐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和《竹枝词》情感真挚,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与对高洁品格的赞颂。单人舞《白鹭》与双人舞《我愿与君常在》则以优美的肢体语言诠释民族风情与细腻情感,为整场演出增添了动人的视觉艺术效果。

舞蹈《白鹭》

双人舞《我愿与君常在》
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展示,更是中泰人民情感交融、心灵相通的重要体现。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艺术语言,两国艺术家共同奏响了友谊与和平的强音,为中泰建交50周年献上了一份真挚而美好的祝福。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