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周】云南陶艺——非遗微课堂 (上)

Image

前言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风景如画,制陶历史悠久,拥有多项制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河畔的建水紫陶、香格里拉的尼西黑陶、 西双版纳的傣族慢轮陶、玉溪青花、丽江古城的金沙陶……丰厚的自然资源与多彩的民族文化融合孕育出灿烂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云南陶艺——非遗微课堂花絮

建水紫陶 大雅天成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素有“瓷国之称”,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书画风格而独步天下,云南建水在中国西南边疆的红河北岸,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优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区。

 Image

      每一件紫陶都需要经过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等六项大工艺,选取紫、白、青、黄、五花等五色陶土为原料,捣成粉末,加水反复淘洗,直到泥浆静置后如膏似脂,细腻无沙方为合格,匠人们沿用数千年前的制陶工具“陶车”,全程以手工完成陶器造型。   

 Image

      泥坯为血肉、书画为筋骨、匠人以淘为纸,留白、勾勒线条流畅如自然天成,紫陶不只是艺术品,更渗透着人生的态度,随着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延伸,建水紫陶的收藏、鉴赏正成为人类物质文化研究史上重要研究对象继承传统、发扬创新。  

尼西黑陶——拿捏千年的质朴艺术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省的八个自治州之一,首府香格里拉市藏族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26个民族于此相融共济,千百年来,古老的文明技艺在这里延续传承,黑陶是藏族适应雪域高原环境而创造的火塘文化生活的产物,人们用黑陶罐煨茶、用黑陶锅炖汤、用黑陶炉烧炭取暖,这种黑色陶器烹饪出的食物有着现代化的炊具所无法提供的地道的泥土味儿,始终贯穿尼西人民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


Image

Image

尼西乡汤堆村拥有两千多年的黑陶制作历史,以其规模品质最为知名,其工艺享誉滇西北及毗邻地区,制作黑陶必须要使用当地特有的纯净细腻的红黏土来制作,按比例混合,经过淘洗、打好成团、反复揉泥,用木制工具拍打夯实塑形,并绘刻图案。尼西黑陶用原始烧制方式,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时于露天空地上升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坯放进火里烧至数十分钟,然后盖上松针、锯末,在经过简单堆烧之后,就变成了墨黑的颜色,最后再经过清洁和打磨,一件美观大方的黑陶作品就呈现在世人眼前了。

ImageImage

这些黝黑铮亮的陶器体现着浓郁的藏族文化,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磬,古朴大气,这种原始粗犷之美,代表了审美趋向,也是一种文化标志和符号,凝结着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    

L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促进友好关系 并传播中国文化 加强中泰文化交流与合作。